小学数学高阶思维提问?

关于小学数学高阶思维的提问设计,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策略与示例:

一、高阶思维提问的核心要素

情境化与生活关联

通过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,如购物、行程规划等,增强问题的现实意义。例如:

- "如果小明有10元零花钱,买铅笔花去3元,买橡皮又花2元,他还剩多少钱?"(涉及加减法应用)

问题分解与重组

鼓励学生将复杂问题拆解为简单部分,或重新组合已知条件。例如:

- 原题:"姐姐买书差5元,妹妹差3元,合买差1元,书价是多少?"

学生需通过"合买两本差8元→单本差4元→单本差1元"的递推思维找到答案

{$gdata[title]}逻辑推理与假设验证

引导学生通{$gdata[title]}过假设、推理验证结论。例如:

- "假设书价是6元,姐姐带1元,妹妹带5元,合起来刚好,符合条件吗?"(通过反证法验证)

二、具体提问示例

分层加法应用

- "姐姐有2元,妹妹有4元,合买一本书差1元,书价是多少?"(降低难度但保留思维训练)

运算性质探索

- "已知加法交换律(a+b=b+a),那么减法有没有类似性质?"(引导学生类比推理)

实际问题解决

- "班级有45个学生,每组5人,可以分成几组?"(结合乘除法应用)

数据分析与归纳

- "观察以下数列:2、5、8、11…,第10个数是多少?"(培养数列规律归纳能力)

三、提问策略

启发性提问:

用"怎样才能知道?"开头,引导学生主动思考。例如:"怎样才能快速算出100个包子的分法?"

追问与反思:学生回答后,追问"还有其他可能吗?"或"我们能不能用其他方法验证?"

错误分析:当学生答案错误时,引导其分析错误原因,如计算失误或逻辑漏洞。例如:"你把加数个位看错后,结果偏差了多少?"

通过以上策略,教师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,培养其逻辑推理、分析归纳等高阶思维品质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